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百里镇以文化为笔,以墙面为纸,绘就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文明新画卷,让文化墙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引领着文明新风尚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吹拂。
艺术赋能,乡村 “旧貌换新颜”。在共和村,省级中心村一面面墙面彩绘成为乡村文明点睛之笔,画中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春种秋收,古老的农耕工具一一呈现,展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唤起村民对传统农耕岁月的记忆,让过往村民忍不住多看几眼。这些精美的墙绘,让原本单调的乡村墙面变得灵动起来,为乡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使整个乡村焕然一新?;γ怯檬种械幕?,将红色文化、农耕场景、田园风光等元素巧妙融入墙绘之中,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着正能量,成为会“说话”的文明宣传员。村民们闲暇时,总会在墙绘前驻足欣赏,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明浸润,思想 “生根又发芽”。文化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传播文明思想的重要阵地。在文明乡风主题墙绘区,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的画面格外醒目。一幅 “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 的墙绘,配上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让村民深刻认识到高价彩礼的弊端,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褂泄赜诎せ肪?、诚实守信等内容的墙绘,时刻提醒着村民规范自身行为。村民张大妈感慨道:“以前只知道埋头过日子,现在看着墙上这些画,才知道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多重要,我们也要跟着时代的步伐,做文明的好村民。” 这些文化墙就像无声的老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村民的思想观念,让文明之花在村民心中绽放。
凝聚民心,发展 “添砖又加瓦”。文化墙的建设过程,也是凝聚民心的过程。从主题确定、图案设计到绘制完成,村民们积极参与其中,出谋划策、投工投劳。年轻人利用互联网为墙绘搜集素材,老年人则讲述着村子里的老故事,为墙绘提供创作灵感。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百里镇的文化墙,以独特的方式描绘着乡村的文明底色,推动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未来,百里镇将继续以文化墙为依托,挖掘更多文化内涵,创新表现形式,让文明新风尚在乡村大地持续激荡,为乡村振兴谱写更加华美的篇章。(赵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