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百里镇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 “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推进绿色发展,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了茶叶、水果、中药材、大别山小黄牛等一批特色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积极探索 “农业 + 生态旅游” 模式,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品尝绿色农产品,体验农耕文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实施绿色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农村 “厕所革命”,全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了 “户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的垃圾处理模式,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全覆盖。
强化污染防治。加大对主要河流、湖泊的治理力度。对河流沿线的工业企业、养殖场、生活污水等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建设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同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8%以上。
倡导绿色生活,培育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居民群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将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开展文明乡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挖掘生态文化资源,依托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举办生态文化节、民俗文化活动等,让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生态之美,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完善绿色机制,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镇、村、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镇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强化考核监督。建立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村居、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加强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考核监督。同时,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百里镇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