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戏进边疆,唱响家国情。初秋,一阵阵婉转悠扬的黄梅曲调,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奎屯河畔缓缓流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由安徽省太湖县作家欧阳冰云原创、县黄梅戏演艺公司演出的大型原创黄梅戏《伊犁月》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进行文化交流巡演,受太湖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委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伟,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文旅集团董事长吴文俊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剑锋出席首场巡演活动,并与现场观众一起观看演出,感受黄梅戏的独特文化魅力,并互赠书籍和锦旗。


此次巡演既是我县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润疆”号召,也是我县首次组织文艺团体开展边疆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活动的一次成功创举。大型历史黄梅戏《伊犁月》是一部具有少数民族风情、反映边疆人民文化、生活题材的戏剧,以太湖名士王大枢被贬伊犁而初心不改,历时十三年,身处逆境、不畏艰难险阻编写《伊犁志》、绘测边疆图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王大枢为边疆修志所做的贡献,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塑造了王大枢身处逆境、自强不息的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风骨。
首场巡演在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文化馆举行。当天下午5点,文化馆剧场座无虚席。随着幕布徐徐拉开,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和唱功,将观众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伊犁志》编撰史诗中。高亢嘹亮的唱腔、跌宕起伏的剧情、极具地域特色的舞美设计,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当剧中人物在伊犁河边遥望故乡明月,唱出对故土亲人的无尽思念与不畏艰难编修史志的豪情时,许多观众的眼眶湿润了,掌声经久不息。


“太震撼了!能在我们七师胡杨河市看到这么精彩的黄梅戏,讲的还是我们祖辈历史名人的故事。‘有国就有边,有边就有防’这句话深深感动到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维吾尔族观众麦合丽娅说。
哈萨克族观众阿丽娅·哈依拉提说:“今天在我们七师胡杨河市看了这么精彩的黄梅戏,太震撼了,演员表演、舞台灯光都非常棒,这让我深刻地了解到这段历史,祖辈们为了这片热土付出了很多,也是我们的共同历史,不可分割的,也是我们团结的纽带,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尹剑锋表示:“安庆市太湖县带着黄梅戏《伊犁月》跨越万里来到我们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这份文化厚礼和文化大餐让我们备受感动,也让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职工群众真切感受到黄梅戏的独特魅力和两地之间的情谊,这份送戏到兵团的心意不仅丰富了我们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搭建了一座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桥,在此我由衷感谢太湖县的深情厚谊和所有演职人员的精湛演出。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太湖县文化领域的互动合作,让文化成为增进两地了解、深化情谊的纽带,共同谱写文化互进携手发展的新篇章。”


演员余乘鸿是剧中王大枢的扮演者,他说早就想来新疆演出一次,我想这也是王大枢的心愿,来这里看看200多年后的新疆。
太湖县黄梅戏演艺公司演员余乘鸿说:“我饰演的王大枢在新疆伊犁13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伊犁志》的编撰。这次,我们沿着王大枢的足迹,来到新疆,我们也将以最好的状态展现给所有观众,让黄梅戏再一次响彻新疆大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让台下观众充分领略了黄梅戏的独特魅力。

太湖黄梅戏演艺公司演员江慧明说:“这次跨越8000里从太湖来新疆演出,让我们的黄梅戏唱的更远,我们也将努力演出更多精品佳作,让大家了解太湖,爱上太湖。”
太湖县黄梅戏演艺公司总经理王清表示:“我们带着‘家乡的亲人’来看望‘新疆的亲人’,这次巡演,不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次情感之旅,我们希望通过《伊犁月》让两地人民的心贴得更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两地文化交流。”
《伊犁月》是一部由太湖人自己编剧、演出的原创作品,对于该剧第一次登上新疆的舞台,编剧欧阳冰云也是非常的激动。她说:“黄梅戏《伊犁月》到新疆巡演,作为编剧,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动,王大枢提出有国就有边,有边就有防,在今天也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王大枢是文化润疆的‘历史先声’,我希望《伊犁月》的演出,能够促进新疆和安徽两地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新疆人了解我们安徽,了解王大枢的故事。”



晚上7时许,展演谢幕,全场观众报以长时间最热烈的掌声。两地观剧领导上台与演职人员一一握手问候,祝贺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
据悉,除在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演出外,《伊犁月》剧组还将赴伊犁州伊宁市等地进行巡回演出,并与当地文艺团体开展深入的座谈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以文化为媒,进一步促进皖疆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

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文旅集团董事长吴文俊表示:“这次在新疆的巡演,为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发展方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内容创作,推出更多像《伊犁月》这样“立得住、传得开、唱得响、留得下”的精品力作,积极开拓商演渠道,持续促进文旅融合,以文艺精品带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伊犁月》的成功巡演,不仅展现了传统黄梅戏艺术的强大生命力,更以文化为桥梁,加深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认同,为促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贡献了独特的文化力量。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伟说:“黄梅韵、边疆情,我们以戏为媒,搭建起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用行动践行文化润疆,目的就是促进皖疆两地的文化互鉴和情感共鸣,我们要传承好这种家国情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化的力量。”(记者:刘 辉 吴阳金 詹 霖)
 
		
		 
	